鄭州大學出版社是由河南省教育廳主管、鄭州大學主辦的一家綜合性出版機構,其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的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。2000年,原鄭州大學、鄭州工業大學和河南醫科大學三校合并后,更名為鄭州大學出版社。2009年順利通過文化體制改革,現在全稱為鄭州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。出版社現有員工139人,其中中級職稱42人,高級職稱51人。設有人文分社、社科分社、理工分社、醫學分社、基礎教育分社、黨政辦公室、總編輯辦公室、期刊中心辦公室、人力資源管理部、財務部、出版部、數字資源與樣書管理辦公室、編校中心、營銷發行中心、儲運部等15個分社和部門,有河南嵩岳圖書有限公司(高校圖書代辦站)、鄭州眉湖圖文設計有限公司2家子公司。
鄭州大學期刊中心與鄭州大學出版社合署辦公。鄭州大學期刊中心管理和服務15家學術期刊,包括《漢字漢語研究》、《大學書法》、《美與時代》、《Inno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(創新與綠色發展)》(英文期刊)等4種人文社科類期刊,《生態產業科學與磷氟工程》、《Journal of Partial
Differential Equations(偏微分方程)》(英文期刊)、《Energy &
Environmental Materials(能源與環境材料)》(英文期刊)等3種理工類期刊,《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》、《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》、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》、《腫瘤基礎與臨床》、《河南外科學雜志》、《Biomedicine & Nursing(生物醫學與護理)》(英文期刊)、《Intensive
Care Research(重癥監護研究)》(英文期刊)、《Life Metabolism(生命代謝)》(英文期刊)等8種醫學類期刊。其中《Energy & Environmental
Materials》被SCIE、Scopus、EI、Environment Index (EBSCO publishing)和INSPECT(IET)收錄,入選CSCD核心庫來源期刊,2023年影響因子為15.0。
出版社秉承鄭州大學“篤信仁厚,慎思勤勉”的校風,按照“舉旗幟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興文化、展形象”的總體要求,依托鄭州大學雄厚的人才資源、學科優勢和渾厚的中原文化積淀,以“服務大學、服務社會”為辦社宗旨,堅持“質量立社、品牌興社、項目強社”的發展理念和“敬業、嚴謹、求實、創新”的治社精神,以學術出版為主體,以教育出版和大眾出版為兩翼,形成了鮮明的出版特色,特別是在醫學、土建、材料、食品、法學、經濟學、新聞傳播學等專業和學科領域出版特色明顯,形成了多學科、多領域、多品種圖書比翼齊飛的發展格局。
截至2023年12月底,共出版各類新書近13000種,其中300多種圖書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;2021年7月,《中華戰創傷學(11卷)》榮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。共獲批19項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,已有15項按時完成高質量出版并結項,其中3個項目在國家出版基金管理辦公室進行的結項綜合績效考評中獲評“特別優秀”,多次獲國家出版基金辦表揚。獲批7項“十四五”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,居全國高校出版社前列。
獲評首屆河南省教材建設先進單位和教材建設先進個人,是河南省唯一獲評這兩項榮譽的出版社。2023年,出版社獲評首屆“河南文化企業30強”,出版社黨總支被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授予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稱號。近年來,作為大學出版機構,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并奉獻社會,每年為社會和學校捐贈資金或圖書近百萬元,受到廣泛好評。
自2019年中宣部對出版單位開展社會效益綜合評價以來,出版社連續5年獲評優秀,并居河南各出版機構前列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