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鉞,生于1902年,河南信陽羅山縣人。作為一位革命史學家和著名文學家,他的一生坎坷曲折、豐富充實,他為我國馬克思主義史學觀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貢獻,是新中國史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;同時,他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,一生桃李滿天下。代表作有史學著作《中國歷史綱要》,長篇小說《預謀》《缺陷的生命》等。
《文史風華:尚鉞傳》由三大部分組成:求學之路、革命之路、學者之路,忠實而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尚鉞對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對黨無限忠誠,艱苦奮斗的光輝事跡。作者通過大量查閱相關文獻(包括早期報刊),并利用“地緣”優勢盡可能多地占有第一手材料,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尚鉞先生光輝的一生。全書結構合理,行文流暢,語言質樸,較好地兼顧了“文”與“史”、“信”與“雅”。另隨文附有30余幅珍貴的照片,書后附“尚鉞生平及文史年譜簡編”,從多個方面展示了尚鉞充滿荊棘而豐富的人生歷程。
張彥林,河南固始人,中國作家協會會員,信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、信陽市紀實文學學會會長,現居淮河之濱。
已出版《浪漫詩人徐志摩》、《錦心秀女趙清閣》、《綺才玉貌——鳳子圖傳》、《閑話大師陳西瀅》、《淮河之子:孫叔敖》(合著)等人物傳記。作品曾在《文匯報》《文學報》《文匯讀書周報》《新文學史料》《博覽群書》《知音》等報刊發表。
求學之路
第一章 大別山下多才俊
羅山尚氏 /005
開封求學 /007
青年學社 /012
第二章 北大求學遇恩師
北大求學 /015
恩師魯迅 /020
與魯迅交往 /022
第三章 魯迅教誨記心頭
難忘魯迅 /027
魯迅教誨 /030
第四章 《豫報副刊》任主編
《豫報副刊》創刊 /034
《豫報副刊》改組 /037
致信魯迅 /040
第五章 一介書生耿介強
曹靖華其人 /042
尚鉞艱難的生活 /045
禍起張目寒 /048
革命之路
第八章 心躍風雷動遠思
尚鉞入黨 /083
暴動入獄 /087
杭州監獄 /091
全國通緝 /095
第九章 銜命滿洲路崎嶇
毓文中學 /099
再到東北 /103
開除黨籍 /107
第十章 苦苦追尋播火種
返回祖國 /112
丁月秋其人 /116
寧夏火種 /120
第十一章 忍將寒霧賦新詞
喜獲豐收 /125
《狗的問題》與《預謀》/130
第六章 虔誠懺悔心猶痛
一場誤會 /053
尚鉞的懺悔 /057
矛盾激化 /059
魯迅:尚鉞“壞極”/062
第七章 文學創作結碩果
創作豐碩 /068
《病》與《斧背》/072
激情澎湃的詩人 /074
第六章 虔誠懺悔心猶痛
一場誤會 /053
尚鉞的懺悔 /057
矛盾激化 /059
魯迅:尚鉞“壞極”/062
第七章 文學創作結碩果
創作豐碩 /068
《病》與《斧背》/072
激情澎湃的詩人 /074
第八章 心躍風雷動遠思
尚鉞入黨 /083
暴動入獄 /087
杭州監獄 /091
全國通緝 /095
第九章 銜命滿洲路崎嶇
毓文中學 /099
再到東北 /103
開除黨籍 /107
第十章 苦苦追尋播火種
返回祖國 /112
丁月秋其人 /117
寧夏火種 /120
第十一章 忍將寒霧賦新詞
喜獲豐收 /125
《狗的問題》與《預謀》/130
繼續求索 /133
第十二章 抗日軍興赴昆明
轉學歷史 /135
華崗在昆明 /137
接續重任 /138
第十三章 指導青年巧戰斗
指導青年 /141
民主斗爭 /143
第十四章 不畏生死沖在前
李聞慘案 /147
痛失益友聞一多 /148
第十五章 輾轉上海喜會師
飛抵上海 /152
到達解放區 /154
第十六章 當年笑貌仍依然
新的生活 /159
潛心鉆研 /161
學者之路
第十七章 學識才華涌妙思
文學家的活動 /167
東北問題研究 /170
《琵琶記》大討論 /173
第十八章 志成全史首清時
《中國歷史綱要》成書背景 /179
《中國歷史綱要》的主要觀點 /181
第十九章 史綱長蘊翰風香
范文瀾論史 /187
尚鉞的講座 /191
第二十章 是非功罪終分曉
關于《尚鉞批判》/195
尚鉞致信劉大年 /197
再次喪妻失子 /200
第二十一章 老驥伏櫪計程嘶
堅強中的花朵 /204
再獲新生 /207
父親的遺產 /213
良史的忠告 /217
附錄 尚鉞生平及文史年譜簡編 /221
后 記 /261